小谜语
宋代文人林洪《山家清供》里说:夏初林笋盛时,扫叶就竹边煨熟,其味甚鲜,名曰傍林鲜。初夏的竹林,嫩笋勃发,想尝鲜的人急不可耐,在林边支一小炉,添枯草黄叶咕噜咕噜煮将起来,图的是个山岚清气。  摘下的竹笋,带出山去会老吗?我在山间曾经做过尝试,刚爆出的嫩笋,拱破地衣,蹿出一两尺高,不小心,用手轻轻一
高考满分散文|高考散文阅读傍林鲜与傍水鲜

  宋代文人林洪《山家清供》里说:夏初林笋盛时,扫叶就竹边煨熟,其味甚鲜,名曰傍林鲜。初夏的竹林,嫩笋勃发,想尝鲜的人急不可耐,在林边支一小炉,添枯草黄叶咕噜咕噜煮将起来,图的是个山岚清气。

高中语文

  摘下的竹笋,带出山去会老吗?我在山间曾经做过尝试,刚爆出的嫩笋,拱破地衣,蹿出一两尺高,不小心,用手轻轻一掰,噗然而断,确实很嫩,但等不及离开竹林、回家烹煮,使的还是性情。

  傍林鲜,林子里的桃子,青中羼一点红,触手可及。从树上摘下来,在园子旁清亮的小河里洗洗,就啃上一口,比在城里盖两片树叶,摆在篮子里买的还要新鲜。

  无独有偶。汪曾祺有篇小说《钓鱼的医生,》,有个人钓鱼时,搬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个白泥小灰炉,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还有一瓶酒,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钓上来一条,刮到鳞洗净了,就手就放到锅里。不大一会儿,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作起水鲜。

  起水鲜,也就是傍水鲜。

  秋天的河塘,水面有菱角、鸡头米,二三村姑坐在木盆里,拨开绿水草,划水采菱。菱角有紫红、青绿,剥一颗放在嘴里,琼浆玉液,水嫩鲜美。

  其实,小餐馆筑在林畔水边,就是傍林鲜与傍水鲜,生意做到野外,迎合了部分食客的消费心理,这样的餐馆多是农家乐。我到水乡访友,有个朋友带我到镇外一处河上搭起的农庄,竹楼是悬在水上的,下面打一根根木桩撑着,鱼在下面游,可供垂钓,活鱼上钩后直接下锅。

  山间的傍林鲜,体会不多。野生的小猕猴桃,怕也是傍林鲜的。我在皖南的山中,从农妇手中买回一袋,初尝一两颗,小,却甜、鲜,其余的带回家,大多都烂了。早知道,就坐在山林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将它们全吃了,也算是学一回古人的傍林鲜。

  傍林鲜与傍水鲜,也是一种吃相,有夸张恣肆的成分。扬州个园主人黄至筠,住在城里,想吃黄山笋,尤爱刚挖出的黄泥拱笋傍林鲜。黄山一去,数百里,可是山中笋嫩不等人,作为清代资深吃货的黄老板,自有妙计:他让人设计了一种可以移动的火炉,在山上砍下嫩笋,与肉一道放到锅里焖煮,脚夫挑着担子昼夜兼程赶到扬州,笋如山中一样鲜。

  竹林里的七个文人,不知有没有吃过傍林鲜?反正他们在林子里赤膊啸歌,喝酒晤谈。水泊梁山中的阮氏三兄弟,肯定是吃过傍水鲜的。

  傍林鲜与傍水鲜,两种吃法,一种意境。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其次我们需要学会分析各种类型题目的做题技巧,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的积累之上。

  虽然说语文的学习死记硬背较多,但是对于文言文,古诗词的学习,我们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对于文言文和古诗词,一些常用的词语或者常用句式需要我们特别记忆,这样即便是我们遇到一篇没有学过的诗词或者文言文,这些语句也是通用的,可谓是一理通百理明。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古人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先说“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能如此,方可初尝语文的甘霖。再说“好之”:日日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能如此,方可欣赏语文的漫天红霞。后说“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能如此,方可进入语文的神仙洞天!

高考满分散文|高考散文阅读傍林鲜与傍水鲜

http://m.nmgzasp.com/my/309201/

推荐访问:高考散文阅读训练
相关阅读小谜语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