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近日,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一次演讲中抛出了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根据他的调查,北大一年级的新生中,有30 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有40 4%的同学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甚至还有更极端的他们动了放弃自己生命的念头。
【北大四大院】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

  近日,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一次演讲中抛出了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根据他的调查,北大一年级的新生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有40.4%的同学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甚至还有更极端的他们动了放弃自己生命的念头。

  在演讲中,徐凯文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他将其原因归结为一些学生因为价值观的缺陷导致了心理障碍,并称之为空心病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空心问题是时下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弊病,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进入生活快节奏的时代,压力传导之下很多人都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心理上难免会产生烦躁、焦虑、迷茫等问题。

  具体分析来看,对于当今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来说,学习并不是一件让自己从心底里感到快乐和满足的事情,而是疲于应付各类考试,升入好的大学,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这正是时下社会心理焦虑状态的表现。于是,大多数学生从小被灌输说教,人生就是一场战争,学习的意义是为了把其他人甩在后面,上好的大学是成功人生的开始。回顾青春期的成长历程,功利与目的性几乎贯穿了整个家庭和学校教育。功利之前,学习更多地成为了负担。

  不过,空心病的说法过于浮夸,具有较大的争议性和负面导向,或许换一个词语,虚空态这样中性的表达,作为社会讨论的概念更为贴切。

  我们不能把问题思考得过于严重化,因为对于一个心智正常的青年人来说,成长总要经历一个过程,可能会在某些阶段对人生有所困惑,但经过自己的思考、反省和时间的沉淀,心境上早晚会豁然开朗。有时候,甚至不经历一番大彻大悟,是无法对人生有透彻理解的。正处于飞速成长期的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有一些对人生的迷茫,再正常不过。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从应试教育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当以考试为中心的价值观突然崩塌,难免会产生虚无感。他们对人生意义的适度焦虑,或许反而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促使他们去寻找更加有意义的人生。

  但我们也必须预防这种适度焦虑发生病变的可能。近年来,高学历年轻人出现抑郁症甚至轻生的事件层出不穷,足以引起社会关注。正如徐凯文在演讲中所指出,所谓的空心病或许与我们功利化的教育有关。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止于功利,进而鼓励学生们去探寻生命的丰富与厚度,或许是学校和社会该思考的问题。

  情感教育比理性说教更为有效,更利于解决所谓空心病问题。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引导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帮助学生解决简单的心理问题。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必须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

  面对当今的空心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有所思考,应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充实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生命中的特质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高考学习网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你舍友说过最奇葩的梦话是什么?校园十大诡异传说,你的学校有几个?总是忍不住看手机,如何戒掉手机病?一个理科学霸的表白:数学公式的超酷表白有一种爱情叫学霸

【北大四大院】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

http://m.nmgzasp.com/dx/308359/

推荐访问: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
相关阅读北京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