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谜语
【一】耙砂  “耙砂”这个行业如今早已消声灭迹,不少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干什么的。  在没有自来水的漫长岁月里,地处平原的乡下人饮用的大都是天落水,用“水溜”汇聚房顶上的雨水,再积聚到大大小小的水缸里,这水是很珍贵的,只是用来烧开水、煮饭、做菜,绝对不舍得用来洗涤,好在江南水乡河网密布,漕嘴
[渭南老乡村]乡村老行当的散文

  【一】耙砂

  “耙砂”这个行业如今早已消声灭迹,不少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干什么的。

  在没有自来水的漫长岁月里,地处平原的乡下人饮用的大都是天落水,用“水溜”汇聚房顶上的雨水,再积聚到大大小小的水缸里,这水是很珍贵的,只是用来烧开水、煮饭、做菜,绝对不舍得用来洗涤,好在江南水乡河网密布,漕嘴河边到处都建有埠头,这河埠头就是最好的洗涤场所。

  姑娘嫂子们在河埠头洗东西,总喜欢家长里短,说东道西,一不小心难免有失手的时候,正在洗涤的东西从手中滑落掉入河中,反应敏捷的伸手一抓就又抓回来了;如若稍一迟疑,东西就很快沉入河底。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掉了任何一件东西哪怕是一只饭碗都是很心痛的,特别是新媳妇,怕被婆婆知道了挨骂,所以如果天气暖和就会立即让男人或孩子下水去摸,天气冷或叫不到人时就赶紧回家拿来钉耙,在钉耙的耙齿间扎上稻草,一耙一耙地将河底的东西摘上来,仔细地翻找,然而,好多东西在落水之后是半浮半沉的,飘飘忽忽很难判定沉到了那里,所以能找回来的希望是微乎其微,很渺茫的。因此,就有了“耙砂”这一行当。

  耙砂师傅一般是在春夏之交天气转和(逐渐温暖)以后开始转战于各村的河埠头的。耙砂的工具就是一只带有长柄的编制疏稀的土箕和铁耙,这铁耙和钉耙不同,就像一把弯柄的铲子没有分叉。早半上(早饭后、中饭前宁波人称早半上)或午饭后,他们就在这河埠头基本上没有人洗涤的时候跳到河里,一只脚踩住土箕,两只手握住铁耙将河底的泥土往土箕里赶,然后慢慢地提起土箕在水面上淘啊淘,漂去浮泥,剩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倒到岸边,再继续在河底耙啊耙的。

  几个埠头下来,他们就会将耙到的东西集中起来:碗、匙、瓢、盆,还有菜刀、饭锅以及铜钱、铜板甚至戒指……这时闻声而来的妇女们就会围上来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和他讨价还价。一般来说从耙砂师傅那儿买的东西都比市场上便宜。

  耙砂,看起来不用化多大力气,在我们小孩眼里整天泡在水里是那么的好玩。然而长大以后就慢慢地体会到他们的艰辛了。那时根本没有防护用品,他们光着膀子,只穿一条短裤,双脚踩在全是污泥的河底,还得用铁耙不停地搅动,上来时浑身上下全是水垢,健壮的身躯整天被污水浸泡,被太阳暴晒,那油黑发亮的古铜色的皮肤在一层层地脱皮,有时候还会被河底的破碗片、菜刀割破脚底。现在想想,耙砂其实是一件多么的不容易苦活啊。

  【二】头发兑针

  一位老人,须发花白,穿一套灰不溜丢的衣衫,虽然打满补丁,但总是那么整洁干净。身后背着一只下大上小的竹箩,右肩挎着一只布袋。他,隔三差五地在村子里的各个弄堂穿行。

  “头发兑针,头发兑针!”他一遍遍低声的吆喝着,像是有气无力,又像是怕惊醒摇篮里沉睡的孩子。他走得那么慢,那么轻,他在等待闻声出来的大嫂大婶,他不想打破这乡间的寂静。

  轻轻的呼叫,熟悉的声音,引来了正在灶旁、床边忙碌着的婆婆、婶婶,她们的手里你一把、我一团的全是头发,这些都是她们平时梳头时掉下来不舍得扔掉而积聚起来的,一丝一缕,今天一撮,明天一撮,墙头的砖缝里,门后的小洞中塞得满满当当的,就等着这位“头发兑针”老人的到来。

  老人取下布袋,里边全是用锡泊纸包着的针:缝衣针、绣花针、应被针、鞋底针,大大小小应有尽有,大家不争不吵,由老人根据你的头发多少发给一定数量你所需要的针。

  交易完毕,老人将头发放进背箩,挎上他的布袋,抬头向她们笑笑,然后又默默地赶路了。

  【三】兑糖担

  我童年时村里有两家小店,主要卖一些老酒、酱油、盐什么的,同时还卖弹子糖(外面不包糖纸,有一颗颗白糖粒的那种)、砂炒蚕豆、豆酥糖、香糕等等,可是除了逢年过节,妈妈是不会让我乱化钱的,我也不会奢望到小店去买零食。只有当舅舅来我家作客,我去为他打老酒的时候,舅舅才会和我一起去,然后给我买好多零食。这些零食我就藏在一只老旧的饼干箱(据妈妈说这饼干箱还是爸爸在上海泰康饼干厂学生意时带回来的)里,每天吃一点点解解馋。

  平时想吃零食,和大多数小朋友一样,就是盼望那个“兑糖担”快点来。

  兑糖人用一根轻巧的扁担挑着他的担子,前面是用一块白布盖着的糖饼(好像就是饴糖),后面就像是杂货铺,什么都有,他一边迈着欢快的步子让糖担在吱扭吱扭的响声中上下跳动,一边敲着他那用来切割糖块的小刀和锤子引诱着孩子们。不用叫卖,无需吆喝,这叮叮当当的响声已经让很多小脑袋从窗口、门缝里伸了出来,然后就是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吵闹声。

  兑糖人首先揭开盖在糖饼上的白布,一圈一圈盘着的糖饼发出奶黄色的诱人光泽,上面还星星点点地散落着红丝绿丝,围在四周的孩子那个不是垂涎欲滴。“来,换吧!”他要的不是钱,孩子们也没有钱,他要的是孩子们手中的旧铜烂铁、碎玻璃……按质论价,他用那把下大上小很锋利的小刀插入糖饼,用小锤子在刀柄上轻轻地敲打,一块一块的糖就切了下来,按照孩子们手中废品的多少,由他做主,分给几块糖。孩子们也知道,只要缠着他,不断地向他要,它就会再给你切几块。有时候大人们如果过来帮腔,兑糖人就会给得更多。所以,过去乡下人说一些讨价还价的人时,常常会说:“你是兑糖担啊!”

  虽然个别兑糖人会欺诈孩子,有的孩子为了吃几块糖会瞒着大人将家里有用的东西偷出去换糖;但是大部分的兑糖人是很讲诚信的,他们也会阻止孩子将有用的东西兑糖吃,孩子们也因为想有东西兑糖而将四处寻找来旧铜烂铁、碎玻璃等废品积聚起来。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兑糖担收购废品不单为绿色环保作出了贡献,而且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了勤俭节约、变废为宝的好习惯。

[渭南老乡村]乡村老行当的散文

http://m.nmgzasp.com/my/190832/

推荐访问:俄罗斯乡村散文 关于乡村的散文 描写乡村的散文 美丽乡村散文 乡村贫穷散文 乡村夏雨散文 乡村散文网站 乡村教师散文 乡村诗歌散文 乡村振兴散文 散文乡村童年 乡村生活散文 乡村秋的散文 乡村闹房散文 乡村旅游散文 乡村玉米地散文 乡村清晨散文 乡村的狗散文
相关阅读小谜语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