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宗作的“巴学园” 1981年,黑柳彻子的自传体小说《窗边的小豆豆》以一种温柔的力量潜入全球孩子们的心。这本书中小林宗作先生执掌的“巴学园”以一种清新而理想的气质改变了人们对于幼儿园的概观
小林宗作的“巴学园” 1981年,黑柳彻子的自传体小说《窗边的小豆豆》以一种温柔的力量潜入全球孩子们的心。这本书中小林宗作先生执掌的“巴学园”以一种清新而理想的气质改变了人们对于幼儿园的概观。巴学园,看似怪怪的名字,有一枚由一黑一白的巴形图案组成的微标,形似中国的太极图案,寄托了小林先生对孩子们身与心和谐发展的期待。 中国论文网 https://www.xzbu.com/9/view-11808250.htm 书中的巴学园曾经真实地存在于日本。小林宗作先生曾经游学欧美,被美国杜威教育思想所影响,将自己的教育理念融入一座别致的校园中。这里的校门用绿树环绕而成。这里的教室由废旧的电车改造而成,这早的学生宿舍由支撑的帐篷组成。孩子们带饭的时候要带出“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为了鼓励有生理缺陷的小朋友,特别设置了只有他才能夺冠的运动项目;他们存上午自由选择想要学习的课程,下午和老师在散步中和林间的小鸟、花朵交谈。
归还的伊甸园
“巴学同”的人间胜景在一代孩子与家长的心中存留下来。李跃儿就是其中一位心思细密的妈妈。在采访中,她对笔者透露,自己真正有心开办“巴学园”,也是因为曾经和不计其数的父母亲一样,将本该幸福无比的孩子驱逐出了他们的伊甸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是才开始抛弃车家的老本行,和先生徐晓平一道潜心研究
幼儿教育理论。他们将流行于英美
幼儿教育中的皮亚杰、弗洛伊德、蒙太梭利的心理学,以及华德福、蒙台梭利和瑞吉欧的教育模式融汇进中国的现状和中国孩子的性格与心理特质中,建立了在国内幼儿教育领域独树一帜的知名品牌――李跃儿巴学园。
态度――信任、尊重与平等沟通
在央视《周末七巧板》拍摄的五集《男孩女孩》系列节目中,男孩雨丰和佳佳打架后,将怒气发泄在李跃儿身上:“臭大李!”小拳头几乎就要砸到李跃儿的身上。李跃儿弯下身来,耐心地对雨丰说:“我没有打你,所以你没有理由打我。如果你不喜欢别人打你,你也不可以打别人……我们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再叠一个猴子爬山,一个是去找佳佳,告诉他以后不可以把雨丰的猴子山撕坏了。”她把雨丰带到佳佳的面前让他们自己对话,最终,雨丰得到了小朋友的帮助,有了新的猴子爬山,而佳佳也慷慨地教他叠纸飞机了。
在安慰情绪暴躁的雨丰时,李跃儿把他抱在怀里。但是当雨丰撒娇,要求李跃儿抱他过去与佳佳解决问题的时候,李跃儿坚决地拒绝了,并且坚持带领雨丰走到佳佳面前。
这两个片段是李跃儿对待孩子的两个核心观念的体现。这在她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国内教育学著作《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和《牵手两代――家长课程》中进行了充分的说明。李跃儿教育对待儿童的基本态度是信任、尊重与平等沟通,在遇到争端或者棘手问题的时候,以观察和进行有效沟通为方法争取最好的解决方案。在采访中,记者不只一次听到孩子们直呼“大李”的名字,他们走到李跃儿面前,用与成人无异的语气与李跃儿“商量”或者“讨论”事情,而不是用在普通的小学里都司空见惯的“打小报告”和“哭诉”的方式。这种普遍存在的“小大人”式的成熟让笔者大开眼界。
准则――不娇惯不放任
李跃儿永远只在孩子需要安慰的时候给予拥抱和亲吻。有时在孩子们天真的撒娇和要求声中,听到她的拒绝,你也许会觉得她吝啬。但“不娇惯不放任”是李跃儿对待孩子们的准则之二。不仅如此,她还严格地要求巴学园孩子们的爸爸妈妈也抛弃对孩子有意无意的娇纵态度。“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李跃儿的教育理念中用“以爱换爱”、“以爱植爱”来播种幸福,以引导孩子在美好诗化的情境中自由学习来建筑幸福,但是从不允许家长们将自认的“幸福”施加在孩子们身上,无休止地抱着哄着。巴学园的《参观细则》中规定:“请不要摸孩子的头或任何地方。”在采访中,笔者看到两个小朋友不慎摔了一跤,李跃儿对笔者说:“请不要去扶他们,让他们自己爬起来。如果他们哭闹,也不要刻意过去安慰,否则就会让他们觉得,跌倒了就是一件需要哭泣,需要安慰的事情,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小朋友们果然自己爬了起来,其中的一个顾自抹了抹眼眶中滴下的泪水,立刻就跑回去加入小团体的活动了。在巴学园,即便是新近加入的小朋友,也只能被家长陪伴一周时间,在这一周内,家长的陪伴时间越来越少,孩子需要越来越快地进入到巴学园的学习体系中。
活动――量身设计的“工作”
李跃儿的态度来自于她对于孩子们的观察和总结。在她的理念中,孩子的行为和学习来自于对他们有意义有目标的活动,所以教育者必须先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人,了解了他们的目标才能去规划对他们有意义的教育方式。而孩子们身上最大的特性,在她看来,是“天赋”的自发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因此,为孩子们量身设计的“工作”成为巴学园最神圣不可侵犯的活动――雷打不动的时间、灵活自由的方式和无论如何都谢绝打扰的“工作权力”,让孩子们在自己喜爱的活动面前充分发展自己,享受劳作而非懒惰的时光。
以孩子为纽带结成的友爱互助组合
在
北京,除了处于北郊的回龙观和天通苑的两处巴学园之外,小朋友们和家长们还有另外一个方便交流的网络家园――李跃儿教育论坛。李跃儿告诉笔者,巴学园的教育理念与一般的幼儿园有较大不同,幸而有一群知识层次较高,更愿意观察孩子、理解孩子、和孩子一同成长的可爱家长,有了他们每日不辞辛劳地接送,甚至举家迁到巴学园附近的体贴,有了他们自动在论坛上热烈交流教育心得并以孩子为纽带结成友爱互助组合,她心中的梦想才能够在坚持和维系中慢慢成真。
2007年8月27日,巴学园迎来了一个新的毕业典礼。孩子们和老师们重复着他们每天都会唱的晨圈歌,一边看着李娜老师点燃蜡烛,烛光袅袅,映在小朋友和家长们的脸上。巴学园送给每个小朋友的礼物装在蓝色的手折小纸袋中,里面是一张光盘,记录着从进园开始,每一个小朋友几年来最值得纪念的时刻。除此以外,每位小朋友会得到一只小烛台,里面是一支紫色的小蜡烛,还有一个嫩绿的小苹果,上面写着每个毕业小朋友的名字,和一句话:我们永远记得你,李跃儿巴学园。
有了蜡烛,孩子们会记得每天晨圈的时候,在蜡烛和香薰的美好气息中用身体和歌声灵巧表现出的故事。有了苹果,孩子们会记得在上午“工作”的时候,他们与别的小朋友一起完成的作品,他们中的“著名建筑师”用碎砖头建好的二层别致小楼会一直留在巴学园户外的院子里。
而论坛里,妈妈们已经在热火朝天地讨论:
北京的第三家巴学园应该建在哪里?
祝福巴学园的天使们,能有更美好的人生。
编辑 管晓芹
[李跃儿芭学园]李跃儿巴学园:在蒙台梭利与皮亚杰之间引渡天使
http://m.nmgzasp.com/ja/333226/
推荐访问: